9月19日,“解码关中沃土 感知时代脉动”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省渭南高新区。记者 杨大君 摄
陕西网讯(记者 杨大君 )9月19日,“解码关中沃土 感知时代脉动”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省渭南高新区,深入探访中垦华山牧乳业有限公司、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渭南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见证渭南高新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集群为支撑,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在关中沃土上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全链可控 中垦乳业打造高品质鲜活标杆
采访团首站来到中垦华山牧乳业有限公司。华山牧乳业是渭南乳业升级的“排头兵”,企业依托自建华山牧场、天宁牧场、定边牧场三大优质奶源基地,鲜奶核心指标全面优于欧盟标准,实现从牧草种植、奶牛养殖到生产加工的全产业链可控。
走进智能化生产车间,13条国际先进灌装线有序运转,涵盖无菌纸盒、PET瓶、玻璃瓶等多类型包装,可满足不同消费场景需求。企业投资超千万元建设检测研发中心,配备全球领先的乳品分析仪器。“我们坚持‘好牛产好奶、好奶做好产品’的理念,所有鲜奶菌落总数、体细胞数等关键指标均优于欧盟标准,巴氏鲜奶全程2-6℃冷链配送,确保‘鲜活到家’。”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华山牧乳业已成为陕西低温乳制品市场的标杆品牌,以“良品华山牧,鲜活新高度”的定位,持续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安全、新鲜的高品质乳制品。
智造赋能 北人印机站稳行业全球高地
随后,采访团走进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这家扎根渭南高新区的“老牌劲旅”,是国内包装印刷装备制造的领军企业,拥有57年发展历史。企业专注于塑料凹印、纸张印刷、精密涂布、卫星式柔印及环保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研发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烟草、日化等领域,中高端市场占有率超70%,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技术创新领域,陕西北人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60余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快60岁的陕西北人还依然正青春,离不开企业的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和积极性。”陕西北人印机党委副书记习大润说。未来,陕西北人还将继续努力成为以智能设备制造为核心,提供智能工厂、智能服务技术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综合系统提供商。
集群集聚 3D打印构建产业生态与创新应用高地
采访团第三站来到渭南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这座始建于2013年的专业化园区,是国内最早聚焦增材制造产业的基地之一,如今已成为渭南高新区科技创新的“金字招牌”。
目前基地累计聚集产业链企业近百家,通过“特色产业培育+企业集群发展”的方式,形成“链主企业引领—重点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参与”的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相关重点企业产品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汽车、船舶、生物医疗等领域。2024年,基地再添高能级科创平台——成功获批高能级科创孵化器、医工融合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航空航天金属增材制造创新联合体等5个省级创新平台,为产业向特色化、集约化、链群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渭南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内,三维数字化技术创新应用亮点突出。陕西非凡士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构建"研发-销售-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体系,业务覆盖3D建模、扫描、打印全流程,产品应用于汽车、医疗、教育等领域;渭南领智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三维光学测量技术,其智能面部扫描仪通过投射对人体无害的白光散斑图案到面部,能够在1.25毫秒完成人体面部的快速三维扫描,同时获得人体面部三维几何坐标数据和彩色纹理数据,扫描精度可达0.1mm。多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已规模化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整形等行业。
从乳业的全链升级到印刷装备的智造突围,从3D打印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到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场景化应用,渭南高新区正以“创新驱动+产业集聚”为双轮,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兴产业向特色化、专业化、生态化迈进。这座国家级高新区以“科技赋能实体、创新引领未来”为路径,以“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耦合”的生动实践,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引擎,为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贡献“高新样板”。
采访团探访中垦华山牧乳业有限公司。记者 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中垦华山牧乳业有限公司。记者 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记者 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记者 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记者 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渭南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记者 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陕西非凡士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记者 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陕西非凡士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记者 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渭南领智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记者 杨大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