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黄河文化 传播中华文明

黄河新闻

解码关中沃土:富平县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共筑发展长卷(组图)

发表时间:2025-09-23
来源:陕西网
作者:杨大君
分享到:

9月18日,“解码关中沃土 感知时代脉动”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富平县。记者杨大君 摄

陕西网讯(记者 杨大君)9月18日至19日,“解码关中沃土 感知时代脉动”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富平县,深入光大环保能源富平有限公司、洋阳柿子专业合作社、西飞民机研发中心、红星美羚乳业有限公司、富平老城等地。通过实地探访,全方位展现富平县在绿色发展、农业创新、工业制造、乳业升级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生动实践,揭示这座城市通过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协同共进,铸就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

绿色动能:环保产业夯实生态基底

“生活垃圾在厂内经发酵后进入焚烧炉发电。”光大环保能源富平有限公司讲解员黄伊俏介绍道,在这里,每天600吨生活垃圾经焚烧发电后,产出的炉渣也会制成砖块等环保建材,飞灰则在厂内经稳定化处理后安全填埋。

企业主要从事固体废物治理、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热力生产和供应等业务。2021年,公司被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为省级规上工业企业,并列入渭南市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这家以“守护碧水蓝天”为使命的企业,无声却有力地印证着:绿色能源不仅是产业转型的支撑,更是生态宜居城市的底色。

农业革新:特色产业激活共富密码

在洋阳柿子专业合作社,“小柿子”撬动了“大振兴”。通过“公司 合作社 农户”模式,带动周边三百余位农民增收,也让昔日的“土特产”真正变成了“金果子”。“我们现在做到‘三个统一’,统一的技术在管理、统一的工艺在加工、统一的品牌在销售。”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柿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郑耀文介绍。

2024年洋阳富平尖柿、富平柿饼双双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为消费者健康生活添彩。更以欧盟出口订单与国家级奖项擦亮品牌。从“陕西好商标”到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传统果品成了乡亲们的“黄金果”。展馆内,人均增收超万元的数字背后,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民致富的同频共振。

工业攀高:航空研发锻造硬核实力

西飞民机研发中心位于富阎产业合作园区,总占地面积约168亩,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4亿元。建成后将积极促进民用航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各类要素在园区聚集,助力实现陕西航空产业发展新突破。作为航空产业高地的重要载体,其依托先进技术与专业团队,在民用飞机研发制造领域持续突破,吸引产业与人才集聚,形成“研发—制造—配套”的集群效应,为县域经济注入“向上”的工业动能。

乳业升级:全产业链孕育品质标杆

走进红星美羚乳业,几十年深耕羊乳产业的专注以及智能的生产线都给采访团留下了深刻印象。红星美羚乳业是国内较早生产羊乳粉的企业。全产业链经营,集饲草种植、奶山羊良种繁育、科学养殖、乳制品研发、生产加工与销售为一体,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已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技术专利,产品涵盖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成人羊奶粉等多个系列。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畅销全国的背后,是传统乳业向高端化、品牌化的转型升级,更是富平特色产业“链”动未来的生动缩影。

文脉延续:千年古城唤醒精神共鸣

漫步富平老城,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活力交织成景。富平老城又称堑城,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部分建筑仍保持着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原貌。富平老城在保护开发过程中,最大限度保留历史原真性。藏书楼等一批建筑正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等新业态,带动居民就业增收,实现文化保护与民生改善的统一。“触摸老城墙的温度,就是读懂富平人的乡愁。”讲解员的话道破文化传承的真谛,守护历史根脉,方能凝聚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

从环保科技的绿色基底,到农业、工业、乳业的产业跃升,再到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富平县以产业升级筑牢发展根基,以文化传承凝聚精神力量,协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富平正以独有的姿态,在关中沃土上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发展答卷”。

采访团探访光大环保能源富平有限公司。记者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光大环保能源富平有限公司。记者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洋阳柿子专业合作社。记者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洋阳柿子专业合作社。记者杨大君 摄

洋阳柿子专业合作社展出的农特产品。记者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西飞民机研发中心。记者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西飞民机研发中心。记者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红星美羚乳业有限公司。记者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红星美羚乳业有限公司。记者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富平老城。记者杨大君 摄

采访团探访富平老城。记者杨大君 摄


上一篇:​解码关中沃土:蒲城县科技文旅双驱动 赋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组图)
下一篇:解码关中沃土:渭南高新区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引擎(组图)